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小儿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0次浏览

关键词: #肺炎 #新生儿

新生儿肺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喂养、维持适宜环境、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感染等方式护理。新生儿肺炎通常由宫内感染、分娩时吸入污染羊水、出生后接触病原体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拒奶等症状。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鼻腔狭窄且分泌物较多,需定期用无菌棉签清理鼻腔分泌物。若出现痰液阻塞,可遵医嘱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帮助稀释痰液,雾化后轻拍背部促进排痰。拍背时手掌呈空心状,从背部由下向上轻叩,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肋骨损伤。禁止自行使用吸痰器操作,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2、合理喂养

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原则,母乳喂养时保持45度半卧位,奶瓶喂养选择小孔奶嘴。喂养后竖抱拍嗝15分钟,观察有无吐奶或呛咳。若出现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0%,应暂停喂养并就医。早产儿或重症患儿可能需要鼻饲喂养,需严格消毒喂养器具。

3、维持适宜环境

保持室温24-26摄氏度,湿度55%-65%,每日通风2次但避免对流风。使用加湿器时每日更换蒸馏水,防止滋生军团菌。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并每日更换,包裹松紧度以能插入两指为宜。避免使用樟脑丸等刺激性物品,新生儿床远离空调出风口。

4、观察病情变化

每4小时测量体温,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记录每日排尿次数及尿量,观察有无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若出现体温超过38度、皮肤花斑纹或奶量下降超过50%,需立即就医。使用血氧仪监测时,探头应轮换手指位置避免局部缺血。

5、预防感染

接触新生儿前用流动水洗手3分钟,患呼吸道感染者需佩戴口罩。奶瓶、衣物等用品每日煮沸消毒10分钟,避免与宠物接触。疫苗接种按计划进行,延迟接种需咨询医生。住院患儿出院后,家属需学习正确的手卫生和消毒隔离措施。

护理期间应记录每日喂奶量、大小便次数及精神状态,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特别是颈部、腋下等皱褶部位。避免带新生儿去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感染症状时应隔离。遵医嘱定期复查胸片,恢复期可进行抚触促进肺部发育,注意动作轻柔并避开喂养后1小时内进行。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建议持续母乳喂养至病情稳定。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