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降压药低压低怎么办

服用降压药后出现低压偏低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低压偏低可能与药物过量、个体敏感性、血容量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等症状。
降压药通过扩张血管或减少血容量降低血压,但过度降压可能导致舒张压偏低。常见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美托洛尔缓释片等均可能引发该现象。若测量血压发现舒张压持续低于60毫米汞柱,并伴随眼前发黑、心悸等症状,需警惕器官灌注不足。日常应避免突然起身、长时间站立等行为,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加重不适。记录每日血压变化及用药时间有助于医生评估药物合理性,必要时需减少剂量或更换药物类型。合并贫血或脱水患者需同步纠正原发病因。
调整生活方式有助于缓解低压偏低症状。每日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饮食中可适量增加含钠食物如海带、紫菜,但高血压患者需谨慎控制总量。睡眠时适当抬高床头,起床前先在床边坐立1-2分钟。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血管调节功能,但应避免空腹运动。若出现持续头晕或跌倒,应立即停用当前降压药并急诊处理。血压管理需要个体化方案,不建议自行增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