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后发烧是好还是坏

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0次浏览

关键词: #发烧

介入治疗后发烧可能是正常反应也可能是感染征兆,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体温轻微升高且无其他症状时多为机体应激反应,若持续高热或伴随寒战则需警惕感染风险。

介入手术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会释放炎症介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上调引发低热,通常出现在术后1-3天,体温多维持在37.5-38℃之间,这种反应性发热往往随着创伤修复自行消退。血管内操作可能激活免疫系统产生内源性致热原,表现为短暂体温波动,此时加强补液和物理降温即可缓解。部分栓塞治疗后的病灶坏死吸收也会引起吸收热,体温曲线呈逐渐下降趋势,这是治疗有效的伴随现象。

当体温超过38.5℃持续24小时以上或出现骤升骤降时,需考虑导管相关感染或穿刺部位感染。介入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将病原体带入血液循环,引发菌血症表现为弛张热伴寒战。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控制不佳时,穿刺点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出现局部红肿热痛伴稽留热。免疫抑制患者可能发生条件致病菌感染,发热同时伴随意识改变或血压波动,这种情况需要立即进行血培养和药敏试验。

介入术后应每日监测体温变化,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出现发热时记录热型特征和伴随症状,体温38℃以下可多饮温水促进代谢,超过38.5℃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若发热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意识模糊、心率增快等表现,须立即复查血常规和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排除深部感染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