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后复发的症状

胃癌手术后复发可能出现上腹疼痛、体重下降、进食梗阻、呕血黑便、腹部包块等症状。复发可能与肿瘤残留、淋巴结转移、腹膜播散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原有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
术后复发的胃癌患者常出现持续性上腹部钝痛或胀痛,疼痛可能放射至背部。这种疼痛与肿瘤侵犯神经或周围组织有关,使用常规止痛药效果有限。若疼痛夜间加重或伴随呕吐,需警惕腹膜转移可能。临床常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药物控制癌痛。
短期内体重减轻超过原体重的10%需高度警惕复发。肿瘤消耗、进食减少、消化吸收障碍均可导致营养不良。患者可能出现贫血貌、皮下脂肪减少等体征。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粉剂、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等营养支持治疗。
吻合口复发或淋巴结压迫可导致吞咽困难、饭后呕吐等症状。早期表现为固体食物难以下咽,后期可能出现流质饮食也无法通过。胃镜检查可见吻合口狭窄或新生物生长,病理活检可确诊。对于无法手术者,可考虑放置食管支架或进行放射治疗。
肿瘤侵蚀血管可引起呕血或柏油样便,出血量大时可能伴随心悸、冷汗等休克表现。急诊胃镜能明确出血部位,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或介入栓塞治疗。常用止血药物包括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等。
腹壁切口或腹腔内触及质硬固定包块提示局部复发。包块可能压迫肠管引起肠梗阻,或侵犯输尿管导致肾积水。增强CT或PET-CT可评估复发范围,病理穿刺能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可选择二次手术、全身化疗或靶向治疗。
胃癌术后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胃镜、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日常饮食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出现不明原因乏力、食欲减退等细微变化时需及时就诊。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和随访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