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得骨质疏松怎么办

更年期骨质疏松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钙剂、适度运动、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更年期骨质疏松通常由雌激素水平下降、钙吸收减少、骨代谢失衡、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如牛奶、奶酪、豆腐、芝麻酱等。同时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可多吃海鱼、蛋黄、蘑菇等食物。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浓茶,减少钠盐摄入,以防钙质流失加重。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剂补充每日所需钙质,常见钙剂包括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乳酸钙颗粒等。钙剂最好在餐后服用,分次小剂量补充吸收效果更好。补钙期间应定期监测血钙水平,避免补钙过量。
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可刺激骨形成,如快走、慢跑、跳舞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同时可进行抗阻力训练如举哑铃、弹力带练习等,增强肌肉力量保护骨骼。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骨折风险。
对于中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骨吸收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利塞膦酸钠片,或促骨形成药物如特立帕肽注射液。雌激素替代疗法需严格评估适应症和禁忌症后使用。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规范服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建议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查,监测骨质疏松进展。同时定期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骨代谢指标。如出现明显骨痛、身高变矮或轻微外伤后骨折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长期用药者需评估药物不良反应。
更年期女性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钙摄入量建议达到1000-1200毫克。适当晒太阳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需注意防晒。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提重物、弯腰等可能引发骨折的危险动作。如出现持续腰背疼痛、驼背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