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恶心呕吐怎么办

小儿发烧恶心呕吐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小儿发烧恶心呕吐通常由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脑膜炎、肠梗阻等原因引起。
小儿发烧时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家长需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可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处,帮助散热降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酒精中毒。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为宜。物理降温过程中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3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
出现恶心呕吐症状时,建议家长暂停固体食物摄入4-6小时。待呕吐缓解后,可先给予少量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若无再次呕吐,可尝试喂食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每次进食量控制在平时1/3左右。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哺乳,但需缩短单次哺乳时间。
频繁呕吐容易导致脱水,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尿量、精神状态等脱水指征。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后少量多次喂服。每次呕吐后可给予5-10毫升补液盐溶液,间隔10-15分钟一次。若患儿拒绝饮用,可用滴管或小勺缓慢喂入。记录24小时出入量,尿量减少至平时一半以下需及时就医。
针对发烧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退热药物。呕吐严重时可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或口服多潘立酮混悬液止吐。细菌性胃肠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切勿自行使用止泻药,以免影响病原体排出。所有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用药间隔和剂量。
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不退、频繁呕吐无法进食、精神萎靡、抽搐、前囟隆起、血便等症状,家长需立即送医。就医时需详细告知医生发病时间、体温变化、呕吐物性状、饮食情况等信息。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以明确病因。脑膜炎等重症需住院治疗,肠梗阻等急症可能需外科干预。
小儿发烧恶心呕吐期间,家长需保持患儿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使用温水擦浴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防止误吸。恢复期饮食应从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体温、呕吐次数、尿量等关键指标。症状缓解后仍须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