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消毒的方法

小儿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0次浏览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手足口

手足口病可通过含氯消毒剂、紫外线照射、煮沸消毒、酒精擦拭、通风换气等方法进行消毒。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需对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及环境进行彻底消毒。

1、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能有效灭活肠道病毒,适用于玩具、餐具、衣物等物品消毒。将84消毒液按1:100比例稀释后浸泡或擦拭物品10分钟,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门把手、桌椅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250-500mg/L有效氯溶液每日擦拭2次。注意避免与其他清洁剂混用,金属物品消毒后及时擦干。

2、紫外线照射

紫外线对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病毒有灭活作用,适用于卧室、教室等密闭空间消毒。使用医用紫外线灯垂直照射1米内区域30分钟以上,消毒时人员须撤离。被褥、书籍等不耐湿物品可摊开照射,注意紫外线无法穿透玻璃和布料,需直接照射物品表面。

3、煮沸消毒

耐高温物品如奶瓶、毛巾、餐具等可通过煮沸消毒。将物品完全浸没于100℃沸水中持续15分钟以上,高原地区需延长煮沸时间。塑料玩具等不耐高温物品可用蒸汽消毒器处理10分钟。煮沸后自然晾干,避免二次污染。

4、酒精擦拭

75%医用酒精对病毒包膜有破坏作用,适用于体温计、手机等小件物品消毒。用酒精棉片擦拭物品表面并保持湿润状态3分钟以上,电子设备注意避开充电接口。酒精易挥发需重复擦拭,大面积环境消毒不建议使用。

5、通风换气

每日开窗通风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可降低环境中的病毒浓度。空气流通差的场所可使用空气消毒机,选择等离子或HEPA滤网型设备。通风时注意患儿保暖,避免与其他房间形成对流。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需加强家庭环境卫生管理,患儿衣物应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6小时以上。如厕后、餐前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20秒,照顾患儿后及时更换外套。患儿痊愈后建议对居室进行全面终末消毒,幼儿园等集体单位需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开展专业消杀。日常注意观察其他儿童有无发热皮疹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隔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