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肾源性水肿是由肾脏疾病导致的水钠潴留和蛋白尿引起的病理性水肿,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1、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等症状。治疗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配合利尿剂呋塞米。
2、慢性肾炎慢性肾炎可能与长期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轻度蛋白尿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血压用缬沙坦,减少蛋白尿用贝那普利,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
3、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常与链球菌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眼睑浮肿、血尿等症状。治疗需限制水盐摄入,使用青霉素抗感染,配合氢氯噻嗪利尿。
4、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有关,通常表现为泡沫尿、进行性水肿等症状。治疗需严格控糖用胰岛素,降压用厄贝沙坦,限制蛋白质摄入。
肾源性水肿患者需限制每日饮水量,采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急性肾炎建议就诊肾内科或急诊科,常见病因包括链球菌感染、自身免疫异常、药物损伤及代谢性疾病。
1、肾内科肾内科是主要诊疗科室,负责评估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损伤程度,需完善尿常规、肾功能及免疫学检查。
2、急诊科突发水肿伴少尿或高血压危象时需紧急处理,急诊科可快速稳定生命体征并安排转诊。
3、儿科儿童患者伴随发热或咽痛症状,需儿科联合肾内科排查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4、风湿免疫科存在关节痛、皮疹等全身症状时,可能需排除狼疮性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期间需限制钠盐摄入,监测血压及尿量变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