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药后血压还是高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颗葡萄
0次浏览

关键词: #血压 #吃药

冬天服药后血压仍高可能与药物未达最佳剂量、寒冷刺激血管收缩、钠盐摄入过多等因素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并加强生活方式管理。

冬季气温下降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原有降压药物剂量可能无法完全抵消寒冷诱发的升压效应。部分患者存在服药时间不规律或漏服现象,使血药浓度波动影响降压效果。高盐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尤其在暖气房内容易忽视隐性盐分摄入。老年人血管弹性减退对温度变化更敏感,更易出现季节性血压波动。某些非甾体抗炎药、含麻黄碱的感冒药可能拮抗降压药作用。

建议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晨起后1小时内和睡前各测1次。外出时做好头颈部保暖,戴围巾帽子减少寒冷刺激。饮食采用低钠高钾模式,将食盐控制在5克以下,多吃芹菜、香蕉等富钾食物。可遵医嘱联合使用长效钙拮抗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等不同机制的降压药。若调整用药后血压仍高于140/90mmHg,需排查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继发性高血压

冬季血压管理需建立用药、监测、保暖、饮食四重防护体系。除规范服用医生处方的硝苯地平控释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药物外,建议保持室内18-22℃恒温,睡眠时穿戴保暖袜避免足部受凉。每周进行3次30分钟室内有氧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运动前充分热身。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避免自行增减药量。血压持续异常时可考虑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昼夜节律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