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怎么处理

小儿感冒可通过多喝水、物理降温、保持空气流通、遵医嘱用药、观察病情变化等方式处理。小儿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受凉、免疫力低下、过敏原刺激、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适量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缓解鼻塞和咳嗽症状。温水或淡蜂蜜水更适合儿童饮用,避免含糖饮料刺激咽喉。若患儿出现呕吐或腹泻,可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溶液。
体温超过38.5℃时可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降温,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禁止使用酒精擦浴,婴幼儿慎用冰敷。发热期间每2小时监测体温,若持续高热需及时就医。
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维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使用加湿器时需每日清洗,避免滋生霉菌。远离二手烟、粉尘等刺激性物质,患儿卧室温度建议保持在24℃左右。
病毒性感冒通常无须抗生素,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细菌性感染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药物。禁用阿司匹林,2岁以下幼儿慎用复方感冒药。
监测患儿精神状态、进食量和尿量,警惕嗜睡或烦躁等异常表现。若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耳痛等症状,可能提示中耳炎或肺炎等并发症,需立即就诊。病程超过1周无改善应复查。
患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食用南瓜粥、蒸苹果等食物,避免生冷油腻。保证充足睡眠,恢复期减少剧烈活动。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需洗手,患儿用品应单独消毒。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在流行季前完成接种。如出现眼睑浮肿、皮疹等过敏表现,需排查药物或食物过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