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发烧呕吐是什么原因

小孩子发烧呕吐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脑膜炎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孩子进食过多生冷、油腻或变质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非感染性胃肠功能紊乱。典型表现为低热伴呕吐,呕吐物多为未消化食物。家长需暂停固体饮食,少量多次喂温水或口服补液盐,用温热毛巾敷腹部缓解痉挛。若6小时后仍呕吐需就医。
肠道病毒感染常导致体温38℃左右,伴随阵发性呕吐与轻微腹泻。孩子可能出现鼻塞、咽痛等呼吸道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菌群,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家长需保持室内通风,呕吐后禁食2小时再尝试米汤等流食。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时,孩子会出现39℃以上高热与喷射状呕吐,大便呈蛋花汤样。需警惕脱水风险,建议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配合口服补液盐Ⅲ。家长应记录呕吐次数与尿量,若8小时无排尿或出现嗜睡需急诊。
志贺菌感染表现为突发高热、反复呕吐与脓血便,孩子常有里急后重感。确诊需粪便培养,治疗常用头孢克肟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家长处理呕吐物时需戴手套消毒,患儿餐具应煮沸15分钟以上。
化脓性脑膜炎早期会出现40℃持续高热与喷射性呕吐,孩子多伴颈部僵硬、畏光或惊厥。腰穿检查可确诊,需住院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家长发现孩子囟门膨出或意识模糊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发热呕吐期间应保持孩子侧卧防误吸,呕吐后清水漱口。体温超过38.5℃可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恢复期饮食从米油、面汤逐步过渡到馒头、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牛奶、果汁等加重胃肠负担。每日监测体温3次,若72小时症状未缓解或出现皮疹、抽搐等新症状需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