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怎么回事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0次浏览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能由心肌缺血心肌炎、药物副作用、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心脏手术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安装心脏起搏器、停用相关药物、治疗原发病、定期心电监测、避免剧烈运动等方式治疗。

1、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可能引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常伴随胸闷胸痛、活动后气促等症状。治疗需改善心肌供血,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血管扩张剂,严重者需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心肌炎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可能损害传导系统。典型表现为发热后突发心悸、乏力,心电图显示P波与QRS波群完全分离。急性期需卧床休息,使用辅酶Q10胶囊、维生素C片等营养心肌药物,重症需短期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

3、药物副作用

洋地黄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过量可能抑制房室结传导功能。患者用药后出现头晕、黑朦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通过血液净化清除药物,必要时临时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维持心率。

4、先天性异常

房室结发育不全或希氏束走行异常等先天缺陷可导致传导阻滞。新生儿期即可出现青紫、喂养困难,超声心动图可见心脏结构异常。需早期评估后植入永久性起搏器,配合左西孟旦注射液改善心功能。

5、手术损伤

心脏瓣膜置换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可能直接损伤传导系统。术后即刻出现心率显著下降,需紧急安置临时起搏导线,部分患者需长期依赖永久起搏器,术后可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和突然体位变化。饮食选择低盐低脂易消化食物,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遵医嘱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起搏器植入者需远离强磁场环境。出现头晕晕厥等不适时立即平卧,并联系急救人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