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

| 1人回答 | 7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引起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主要有地高辛片、盐酸胺碘酮片、盐酸维拉帕米片、β受体阻滞剂类(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钙通道阻滞剂类(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等。这些药物可能通过影响心脏电信号传导或心肌收缩力导致房室传导阻滞,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心电图变化。

1、地高辛片

地高辛片是强心苷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其通过抑制钠钾泵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强心肌收缩力,但过量使用可能抑制房室结传导功能,导致一度至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或晕厥,需定期复查心电图。出现传导阻滞时应减量或停药,严重时需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或临时起搏器治疗。

2、盐酸胺碘酮片

盐酸胺碘酮片作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长期使用可能沉积在心肌组织影响电活动,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不应期。其脂溶性特性导致半衰期较长,即使停药后仍可能持续引发窦房结或房室结功能障碍。用药期间需监测QT间期和PR间期,若出现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改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替代治疗。

3、盐酸维拉帕米片

盐酸维拉帕米片通过阻断钙通道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传导,在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可能过度抑制传导系统。老年患者或合并基础心脏疾病者更易发生PR间期延长,发展为文氏型传导阻滞。用药期间避免联用地高辛或β受体阻滞剂,出现心动过缓时可使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拮抗。

4、β受体阻滞剂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大剂量使用可能显著降低房室结传导速度。运动员或静息心率偏慢者用药后易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伴随乏力、运动耐量下降。必要时可换用选择性更高的比索洛尔氨氯地平片,或联合植入永久起搏器治疗。

5、钙通道阻滞剂

硝苯地平控释片等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虽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但大剂量可能非选择性影响心脏L型钙通道,导致PR间期延长。与地尔硫䓬缓释胶囊联用时风险更高,表现为突发晕厥或阿斯综合征。需立即停用相关药物,静脉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维持心率。

使用上述药物期间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动态心电监测,避免同时服用柚子汁等影响药物代谢的食物。老年患者及存在心肌缺血、心肌炎等基础心脏病者需调整剂量,出现明显心动过缓或晕厥前兆时须立即就医。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心脏代偿能力。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后脑勺长了一个硬包是怎么回事

后脑勺长了一个硬包可能由头皮毛囊炎、脂肪瘤、皮脂腺囊肿、外伤血肿、淋巴结肿大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热敷、药物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 1、毛囊炎:头皮毛囊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保持头皮清洁,避免用手抓挠,可使用抗菌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每日涂抹2-3次,必要时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胶囊500mg每日3次。 2、脂肪瘤:脂肪瘤是一种良性肿瘤,由脂肪细胞异常增生形成,通常无痛且可移动。较小的脂肪瘤无需特殊处理,定期观察即可;若体积较大或影响外观,可通过手术切除,如激光切除术或传统外科切除术。 3、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由皮脂腺导管堵塞引起,常伴有局部肿胀和轻微压痛。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挤压,可使用热敷促进囊肿消退;若囊肿感染或反复发作,可通过手术如囊肿切除术进行治疗。 4、外伤血肿:后脑勺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导致局部血肿,表现为硬包伴疼痛。初期可冷敷减少出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吸收;若血肿较大或持续不消,需就医排除颅内损伤,必要时进行血肿清除术。 5、淋巴结肿大:后脑勺淋巴结肿大可能与感染、炎症或免疫性疾病有关,常伴有触痛。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如感染引起的可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3次;若肿大持续或伴有其他症状,需进一步检查排除肿瘤可能。 日常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或游泳,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头皮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发产品,定期按摩头皮有助于预防硬包的形成。若硬包持续增大或伴有明显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