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夜啼会影响身体成长

婴幼儿编辑 健康真相官
129次浏览

关键词: #婴儿 #身体

刚刚出生没多久的新生婴儿可以说日夜不分,醒过来就吃,吃饱就睡,一直到4~5个月才慢慢产生规律性。到7~8个月时,80%的宝宝大白天醒(偶睡一下)晚上睡,到1岁时贴近成年人的生活规律。

说白了“夜啼郎”就是指大白天睡、夜里醒而哭闹的孩子。对宝宝自身而言,儿童生长激素在晚上睡熟时代谢,促进孩子个子的提高,夜啼時间一久,体长提升的速率便会看起来迟缓。

婴儿夜啼除开微生物时钟并未转为低俗化以外,也有别的一些要素,比如自然环境的温度与环境湿度,太凉、太热了、太闷均使小儿不适感而又哭又闹。也有一些宝宝深夜一定要喂一次奶,如果不喂就又哭又闹不仅。有的婴儿尿布湿透了,如果不立即拆换还要又哭又闹。别的如一些病症(佝偻病症状、红屁屁等)也可造成晚间哭闹。

改正婴儿夜啼要清除发病原因。对小儿微生物时钟日夜错乱的状况要逐渐改正,大白天不必让孩子的睡眠质量频次太多、時间太长,孩子醒时要灵活运用声、光、语言表达等引逗他,增加保持清醒時间。夜里则要防止其过多激动而不入眠或造成夜惊。卧房內外要清静,温度适合。若有病症应立即医治。

孩子睡觉时间的把握以下:新生婴儿每日20钟头;2~5个月的宝宝每日17~18钟头;6~12个月的宝宝每日14~15钟头;1~3岁的孩子每日12~13钟头;3~7岁的孩子每日10~12钟头;7岁之上的孩子每日9~10钟头。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