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传染的主要传染源

儿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0次浏览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手足口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染源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毒携带者、被污染的物品以及环境。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样。

1、患者:

手足口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疱疹液、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给他人。患者在出现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症状时已具有传染性,需隔离治疗至症状完全消失。

2、隐性感染者:

部分感染者无明显症状但仍可排毒,成为隐性传染源。这类人群因未出现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但病毒仍可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排出,在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场所易造成疫情传播。

3、病毒携带者:

康复期患者及健康带毒者可能持续排毒数周。肠道病毒在患者症状消失后仍可在粪便中存活2-4周,期间仍具有传染性。成人多为无症状携带者,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易感儿童。

4、被污染物品:

病毒可附着在玩具、餐具、毛巾等物品表面存活数日。儿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日常用品后,通过手-口途径感染。病毒在潮湿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集体机构的共用物品易成为传播媒介。

5、污染环境:

病毒可通过患者排泄物污染水源、土壤等环境。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环境中的病毒可能通过污染水源或食物造成传播。游泳池、公共浴室等潮湿环境也可能成为传播场所。

预防手足口病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患儿应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其接触过的物品需消毒处理。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清洁消毒玩具和家具表面。流行季节避免带儿童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饮食卫生,不生食不洁瓜果。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