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病人体重越来越重怎么办
肾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关键词: #体重
肾内科编辑
医普小新
关键词: #体重
透析病人体重异常增加可能由水分潴留、营养摄入失衡、透析不充分、心功能减退、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调整干体重目标、限制液体摄入、优化透析方案、改善心脏功能及药物调整等方式干预。

透析间期液体摄入过量是体重增加的常见原因。患者需严格记录每日出入量,控制饮水量在尿量加500毫升以内,避免高盐食物。医护人员应定期评估干体重,根据血压、水肿程度调整超滤目标。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建议不超过干体重的3%-5%。
蛋白质能量消耗与过度补充并存可能导致肌肉流失伴随脂肪堆积。建议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1.0-1.2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避免因胰岛素抵抗加重代谢紊乱。
透析时长或频率不足会导致代谢废物和水分清除不完全。需定期评估Kt/V值、β2微球蛋白等指标,必要时增加透析次数或延长单次时间。血液透析患者可考虑改为高通量透析膜,腹膜透析患者需检查透析液留腹时间是否合理。

约50%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可表现为隐性水肿导致的体重假性增长。应监测BNP、心脏超声等指标,优化降压方案,限制钠盐摄入。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改善心功能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可能引起水钠潴留或脂肪重新分布。需定期复查药物血药浓度,评估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是否过量。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调整左甲状腺素剂量,避免代谢率降低导致的体重增加。

透析患者应建立每日固定时间称重习惯,使用同一体重秤测量晨起空腹排尿后体重。营养摄入遵循"三低一高"原则低盐、低磷、低钾、高纤维,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定期检测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与透析团队保持沟通,及时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出现呼吸困难、下肢凹陷性水肿等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