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粥状动脉硬化心脏病

粥状动脉硬化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因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疾病,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类型。粥状动脉硬化心脏病的主要表现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可能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有关。
冠状动脉内膜下的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是核心病理改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渗入血管内膜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伴随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纤维帽形成。斑块逐渐增大可导致血管腔狭窄,不稳定斑块破裂则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不可控因素包括年龄增长、男性性别、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可控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缺乏运动等。其中糖尿病可使冠心病发病风险增加2-4倍,吸烟者患病概率较非吸烟者高2-6倍。
稳定型心绞痛表现为劳力性胸骨后压榨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疼痛持续时间长且对硝酸甘油反应差。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或猝死为首发症状。
心电图检查可发现ST-T改变、病理性Q波等心肌缺血证据。冠状动脉CTA能显示血管狭窄程度,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具有特异性。运动负荷试验有助于评估心肌缺血范围。
基础治疗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血运重建可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需长期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和规律有氧运动。
预防粥状动脉硬化心脏病需从青年期开始控制危险因素。日常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摄入不少于500克蔬菜水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已确诊患者应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血脂血糖,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备急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