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或子宫内膜结核奇怪的四种表现要警惕
女性疾病编辑
医颗葡萄
女性疾病编辑
医颗葡萄
月经量少可能与子宫内膜结核有关,子宫内膜结核的四种典型表现包括月经量减少、下腹隐痛、不规则阴道出血及不孕。子宫内膜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子宫内膜引起的慢性炎症,属于生殖系统结核的一种,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

子宫内膜结核会导致子宫内膜受损,使子宫内膜变薄或形成瘢痕组织,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增生和脱落,从而引起月经量明显减少。患者可能表现为经期缩短至1-2天,或经血量少于20毫升。这种情况需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减退等疾病鉴别。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进行规范治疗。
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可引起盆腔粘连和输卵管阻塞,导致持续性下腹隐痛,疼痛多在月经期加重。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妇科检查可能发现子宫活动度受限或附件区增厚。需通过盆腔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需联合使用乙胺丁醇片、链霉素注射液等抗结核药物。

子宫内膜结核破坏正常内膜结构后,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表现为经间期出血或接触性出血。严重者可出现子宫内膜完全破坏导致的闭经。这类症状需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疾病区分。诊断需依赖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治疗需全程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必要时辅以雌激素周期治疗促进内膜修复。
子宫内膜结核是导致女性继发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结核病变可造成输卵管阻塞、宫腔粘连及内膜容受性下降。患者多有结核病史或结核接触史,基础体温监测可能显示黄体功能不足。需通过宫腔镜检查评估宫腔形态,治疗包括抗结核药物和必要时的手术分离粘连,严重者需考虑辅助生殖技术。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妇科或结核病专科就诊,完善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子宫内膜活检等检查。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营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过度劳累。抗结核药物需足疗程规范服用,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盆浴和性生活至病情稳定。若计划怀孕应在医生指导下完成抗结核治疗后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