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特殊作用
血液内科编辑
医言小筑
血液内科编辑
医言小筑
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具有辅助调节免疫、减轻放化疗副作用、改善生存质量等特殊作用。中医药主要通过调节机体功能、抑制肿瘤微环境、协同增效等方式参与治疗,常用干预方式包括中药复方汤剂、中成药制剂、针灸疗法、食疗调理、情志疏导等。

以黄芪、人参为主药的扶正类方剂能提升T细胞活性,改善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可降低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灵芝孢子粉胶囊有助于恢复NK细胞功能。需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温补类药物。
姜黄素软胶囊可减轻顺铂肾毒性,贞芪扶正颗粒能缓解靶向药物所致皮疹。华蟾素注射液联合放疗可增强肿瘤细胞敏感性,但需监测肝功能。中药外用贴敷对放射性皮炎有缓解作用。
复方苦参注射液改善癌性疼痛,艾迪注射液控制恶性胸腹水。酸枣仁油软胶囊调节睡眠障碍,半夏厚朴汤颗粒缓解化疗呕吐。症状缓解率与辨证准确性密切相关。

榄香烯乳注射液通过调控VEGF通路抑制血管生成,康莱特注射液可降低循环肿瘤细胞数量。活血化瘀类方剂需警惕出血风险,禁止与抗凝药物联用。
槐耳颗粒预防肝癌术后复发,参一胶囊延长肺癌无进展生存期。维持阶段建议采用间断给药方案,定期评估肝肾功能。配合八段锦锻炼可改善体能状态。

中医药需在肿瘤专科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自行配伍有毒药材。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影像学及肿瘤标志物,动态调整用药方案。饮食宜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保持适度有氧运动,通过冥想、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情绪。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出血倾向或肝功能异常时须立即停药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