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积水是什么病?

肺积水一般是指胸腔积液,指液体异常积聚在胸膜腔内,可能由肺炎、结核、心力衰竭、恶性肿瘤或低蛋白血症等疾病引起。
肺炎链球菌肺炎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导致胸膜炎症反应,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形成胸腔积液。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利福平胶囊等药物,严重时需穿刺引流。
右心衰竭时体循环静脉压升高,液体渗入胸膜腔形成漏出液。患者常伴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需使用呋塞米片减轻水钠潴留,同时控制原发病。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缓解症状。
肺癌胸膜转移或恶性胸膜间皮瘤可破坏淋巴回流系统,形成血性胸腔积液。患者可能出现消瘦、咯血。诊断需通过胸水细胞学检查,治疗包括顺铂注射液胸腔灌注、全身化疗等综合手段。
肝硬化或肾病综合征导致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漏出性积液。需补充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同时治疗原发病。高蛋白饮食配合利尿剂有助于改善症状。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可能引起胸膜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渗出性积液。部分患者与石棉接触史相关。需根据病因使用醋酸泼尼松片调节免疫,必要时行胸膜固定术。
胸腔积液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限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毫升以内,监测体重变化。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发热不退等情况需立即就医。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康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改善肺功能。饮食宜选择高蛋白、低盐、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