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易患上皮肤病?重点预防这五种皮肤病

老年人易患皮肤病主要与皮肤老化、免疫功能下降、慢性病影响、环境刺激及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需重点预防湿疹、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症、真菌感染及皮肤癌五种皮肤病。
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皮脂腺分泌减少导致皮肤干燥,易引发湿疹和皮肤瘙痒症。日常需使用温和保湿剂如尿素软膏,避免过度清洁。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病时,可能加重皮肤损伤,需定期监测血糖并保持皮肤清洁。
免疫系统衰老使老年人对带状疱疹病毒易感,表现为簇集水疱伴神经痛。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可降低发病风险。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更需警惕真菌感染,如足癣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同时保持足部透气干燥。
糖尿病、尿毒症等疾病会导致皮肤微循环障碍和代谢产物堆积,诱发顽固性瘙痒。控制原发病是关键,如糖尿病患者可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缓解瘙痒,严重者需进行血液净化治疗。高血压患者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引发药物性皮炎,需及时调整用药。
紫外线长期暴露增加老年性角化病和鳞状细胞癌风险,户外活动应涂抹SPF30以上防晒霜。冬季暖气房内湿度不足易诱发乏脂性湿疹,建议室内使用加湿器并减少洗澡频率。接触化纤衣物或洗涤剂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宜选择纯棉材质衣物。
过度使用碱性肥皂会破坏皮肤酸碱平衡,建议选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卧床老人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已发生者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指甲修剪过短可能导致甲沟炎,应保留1-2毫米甲缘。
老年人预防皮肤病需保持适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饮食应补充维生素A、E及锌元素,适量食用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定期进行皮肤自查,发现异常色素沉着或经久不愈的溃疡应及时就诊。洗澡水温控制在37-40℃,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乳。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搔抓皮肤,夜间可戴棉质手套防止无意识抓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