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膨胀不全如何恢复
              心胸外科编辑
              医语暖心
              
              心胸外科编辑
              医语暖心
              肺部膨胀不全可通过体位引流、呼吸训练、药物治疗、支气管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恢复。肺部膨胀不全可能与支气管阻塞、肺部感染、胸膜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

通过调整体位帮助分泌物排出,适用于痰液堵塞引起的肺部膨胀不全。患者可采取患侧卧位,利用重力作用促进痰液流动,配合拍背振动帮助痰液松动排出。每日重复进行2-3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操作时需注意避免压迫胸廓影响呼吸。
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能增强膈肌运动,改善肺通气功能。训练时取半卧位,一手放于腹部感受呼吸起伏,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缩唇缓慢吐气。每日训练3-4次,每次10分钟,可逐步增加训练时长。呼吸训练有助于扩张塌陷肺泡,促进肺复张。
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能缓解支气管痉挛,黏液溶解剂如乙酰半胱氨酸颗粒可稀释痰液。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用药期间需观察呼吸改善情况,出现心悸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

对于异物或肿瘤阻塞导致的肺部膨胀不全,可在支气管镜下进行异物取出或病灶清除。术前需禁食6小时,术后密切监测血氧和呼吸频率。支气管镜能直接解除气道梗阻,但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可能出现出血或气胸等并发症。
顽固性肺不张或合并脓胸时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或肺叶切除术。手术可彻底清除病灶,但创伤较大,术后需加强呼吸道管理。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定期复查胸片观察肺复张情况。

恢复期间应保持环境空气流通,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以稀释痰液。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遵医嘱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出现发热或呼吸困难加重需及时复诊,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如鸡蛋羹、清蒸鱼等,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热量维持呼吸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