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有纤维灶是什么意思?

肺部有纤维灶通常是指肺部组织因炎症、感染或损伤后修复形成的瘢痕样改变,属于影像学描述术语。纤维灶可能由肺结核、肺炎、尘肺、间质性肺病等疾病引起,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复查监测变化。
肺部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肺炎治愈后,局部肺泡壁可能发生纤维化修复。这种纤维灶通常边界清晰,直径较小,患者无咳嗽、胸痛等症状。建议每年进行低剂量CT复查,观察病灶是否稳定。
肺结核治愈后常遗留钙化或纤维灶,多见于肺尖部。病灶可能伴随胸膜增厚,部分患者会有轻微胸闷感。确诊需结合结核菌素试验和痰培养,活动期结核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
长期接触粉尘、石棉等职业暴露可导致尘肺病,CT显示双肺弥漫性纤维灶。患者可能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需脱离致病环境并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吡非尼酮胶囊等抗纤维化药物延缓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等间质性肺病会出现网格状纤维灶,多位于肺外周。典型症状为干咳和活动后气促,确诊需经支气管镜活检。治疗可选用尼达尼布软胶囊联合氧疗,重症需考虑肺移植。
放射性肺炎、结缔组织病肺累及也可形成纤维灶。这类患者往往有放疗史或关节肿痛等原发病表现,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可使用甲氨蝶呤片控制病情。
发现肺部纤维灶后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气促。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如鱼肉,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若出现新发咳嗽、咯血或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就诊呼吸科复查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