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增强ct有什么副作用?

关键词: #副作用
关键词: #副作用
肺部增强CT检查可能引起造影剂过敏反应或肾功能损伤等副作用,但多数情况下安全性较高。主要风险包括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电离辐射暴露、肾功能异常等。
造影剂相关不良反应是肺部增强CT最常见的副作用。部分患者对碘造影剂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轻度过敏反应,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可降低过敏概率,但既往有过敏史或哮喘病史者风险仍较高。检查前需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必要时进行抗过敏预处理。造影剂还可能引发一过性味觉异常、恶心呕吐等不适,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
电离辐射是肺部增强CT的固有风险。单次检查的辐射剂量约3-5mSv,相当于自然环境下1-2年的本底辐射量。虽然理论上存在辐射致癌风险,但实际发生概率极低。儿童、孕妇及短期内多次接受CT检查者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现代CT设备采用迭代重建技术可降低30-50%辐射剂量,检查时配合呼吸指令能减少重复扫描。
肾功能损伤是需重点关注的副作用。造影剂经肾脏代谢可能诱发造影剂肾病,表现为血肌酐一过性升高。糖尿病、慢性肾病、脱水及高龄患者风险显著增加。检查前需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必要时进行水化治疗。肾功能不全者可考虑低渗透压造影剂或磁共振检查替代。检查后48小时内监测尿量及肾功能指标,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
其他少见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肿胀、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导致的心率血压波动等。使用高压注射器时可能发生造影剂外渗,引起局部组织炎症反应。对于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造影剂负荷可能加重心功能不全,需提前进行心功能评估。
接受肺部增强CT检查前应空腹4-6小时,穿着无金属饰物的衣物,移除颈部及胸部金属物品。检查后观察30分钟无不适方可离开,24小时内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过敏体质患者可预先服用抗组胺药物,肾功能异常者需遵医嘱进行水化治疗。育龄期女性应确认未妊娠后再行检查,哺乳期妇女检查后建议暂停哺乳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