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会有哪些危害
血液内科编辑
医言小筑
血液内科编辑
医言小筑
淋巴瘤的危害主要包括免疫功能受损、器官功能障碍、继发感染、全身症状加重以及治疗相关并发症。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

淋巴瘤会破坏正常的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反复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免疫功能受损还可能影响疫苗接种效果,增加带状疱疹等机会性感染概率。治疗期间需监测免疫球蛋白水平,必要时进行替代治疗。
淋巴瘤细胞浸润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能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腹腔淋巴结肿大可能导致肠梗阻,骨髓浸润会引起血细胞减少。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时可出现头痛、癫痫等症状。器官功能损害程度与肿瘤负荷和侵犯范围相关。
淋巴瘤患者感染风险显著增高,这与疾病本身和治疗相关免疫抑制有关。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期容易发生败血症,长期使用利妥昔单抗可能增加乙肝病毒再激活风险。严重感染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他啶注射液、伏立康唑片等抗感染药物。

淋巴瘤常伴随B症状,包括不明原因发热、夜间盗汗和体重减轻。肿瘤代谢活跃可能导致高尿酸血症、高钙血症等代谢紊乱。晚期患者可能出现恶病质,表现为严重消瘦、乏力。这些症状会显著影响生活质量,需要营养支持和症状控制。
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可能导致出血性膀胱炎,阿霉素有心脏毒性。放疗可能引起放射性肺炎或甲状腺功能减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能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靶向药物如伊布替尼可能增加出血和房颤风险。这些并发症需要预防性用药和密切监测。

淋巴瘤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治疗期间需避免生冷食物,注意口腔卫生。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体能,但要避免过度疲劳。定期复查血常规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疾病进展。出现发热等感染征象时应及时就医。心理支持对改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