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的主要并发症概述
肛肠科编辑
医点就懂
肛肠科编辑
医点就懂
肠息肉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肠梗阻、肠出血、癌变、贫血和肠套叠。肠息肉是突出于肠黏膜表面的异常组织增生,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需及时干预。

体积较大的肠息肉可能阻塞肠腔,导致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患者会出现腹胀、腹痛、呕吐和排便困难等症状。肠梗阻属于急症,需通过肠镜或手术解除梗阻。常用治疗药物包括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开塞露,但严重梗阻需手术切除息肉。
息肉表面血管破裂会引起便血,表现为鲜红色血便或黑便。长期慢性失血可能导致乏力、头晕等贫血症状。肠镜检查可明确出血点,必要时行内镜下止血或息肉切除术。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胶囊、血凝酶注射液和酚磺乙胺片可用于辅助治疗。
部分腺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尤其是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癌变过程通常需要5-10年,定期肠镜监测可早期发现。确诊癌变需病理检查,治疗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根治性手术。抗癌药物如卡培他滨片、奥沙利铂注射液和西妥昔单抗注射液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长期慢性出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和气短。血常规检查可确诊贫血程度。治疗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和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同时要处理出血源。饮食上应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
带蒂息肉可能引发肠套叠,即一段肠管套入相邻肠腔内。典型症状为阵发性腹痛、果酱样大便和腹部包块。空气灌肠或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预防性切除有蒂息肉可降低发生概率,常用手术方式包括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和腹腔镜手术。

肠息肉患者应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年龄超过50岁的人群。发现息肉增大、出血或形态改变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术后患者要遵医嘱复查,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