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炎和直肠炎的危害具体是什么
肛肠科编辑
医点就懂
肛肠科编辑
医点就懂
结肠炎和直肠炎可能引发腹痛腹泻、营养不良、肠道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甚至癌变等危害。这两种炎症性肠病主要累及结肠或直肠黏膜层,长期未规范治疗可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肠梗阻等并发症。

结肠炎和直肠炎患者早期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排便次数增加至每日3-10次,粪便常带有黏液或血丝。随着病程进展,持续炎症会导致肠黏膜屏障破坏,影响维生素B12、铁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出现贫血、体重下降等营养不良表现。重度炎症可能穿透肠壁全层形成深溃疡,引发肠穿孔和腹膜炎,表现为剧烈腹痛、高热和感染性休克。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出现中毒性巨结肠,肠道失去蠕动功能并异常扩张,需紧急手术切除病变肠段。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还会使肠上皮细胞异常增生,特别是全结肠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患病8-10年后结直肠癌风险显著增加。

特殊情况下,结肠炎和直肠炎可能诱发肠外并发症。炎症反应激活免疫系统后,可能攻击关节滑膜引发关节炎,表现为膝关节、踝关节肿胀疼痛。部分患者会出现皮肤结节性红斑或口腔复发性溃疡。眼部葡萄膜炎表现为视力模糊、畏光流泪,需眼科紧急处理。严重者可能合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导致胆汁淤积和肝硬化。儿童患者长期腹泻会影响生长发育,出现身高体重低于同龄人标准。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肠镜检查监测黏膜病变,日常采用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记录每日排便情况和体重变化。出现持续发热、便血量增多或剧烈腹痛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血常规、粪便钙卫蛋白检测等评估病情活动度。规范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栓剂等药物控制炎症,必要时联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