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结肠炎会引起哪些疾病
肛肠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肛肠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缺血性结肠炎可能引起肠梗阻、肠穿孔、败血症、腹膜炎、中毒性巨结肠等疾病。缺血性结肠炎是由于结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

缺血性结肠炎可能导致肠壁水肿、坏死或瘢痕形成,进而引发肠梗阻。肠梗阻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必要时行肠粘连松解术或肠切除吻合术。常用药物包括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甘油灌肠剂、乳果糖口服溶液等。
严重缺血性结肠炎可导致肠壁全层坏死,发生肠穿孔。患者突发剧烈腹痛、腹肌紧张、发热,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需紧急手术治疗,如肠造口术或肠切除术。术前术后可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等药物控制感染和保护胃肠黏膜。
缺血性结肠炎合并肠穿孔或严重感染时,细菌及毒素入血可导致败血症。表现为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增快、意识改变等。需积极抗感染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注射用美罗培南、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同时给予液体复苏和器官功能支持。

肠穿孔后肠内容物漏入腹腔可引起腹膜炎,表现为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需急诊手术清除腹腔脓液和修补穿孔,术后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并留置腹腔引流管。
缺血性结肠炎严重时可发展为中毒性巨结肠,结肠显著扩张伴全身中毒症状。患者出现腹胀、高热、心动过速、低血压等表现。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使用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注射用头孢他啶等药物,必要时行结肠切除术。

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应注意低渣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促进肠蠕动。定期复查结肠镜评估病情变化,遵医嘱规范用药,出现腹痛加重、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慢性期患者可补充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