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炎吃什么好呢
肛肠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肛肠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小儿肠炎可以适量吃小米粥、蒸苹果、胡萝卜泥、山药糊、低脂酸奶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散、布拉氏酵母菌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调整饮食。

小米粥富含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能减轻胃肠负担。煮至软烂的小米粥可形成保护膜,缓解肠炎引起的腹泻症状。建议家长将小米粥熬煮浓稠,少量多次喂食,避免加重肠道蠕动。
蒸熟的苹果含有果胶成分,具有收敛作用,能吸附肠道内多余水分。苹果中的钾元素可补充腹泻丢失的电解质。家长需去皮蒸软后捣成泥状,每日喂食1-2次,每次不超过50克。
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可促进肠黏膜修复,其膳食纤维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建议家长将胡萝卜蒸熟后碾成细泥,加入少量米汤调匀,有助于改善小儿营养吸收障碍。
山药含有多糖类物质,能增强肠道免疫功能。其黏液蛋白可保护胃肠黏膜免受刺激。家长应选择新鲜山药蒸熟后研磨成糊,每日喂食2-3次,每次30毫升左右为宜。
低温保存的活菌型酸奶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家长需选择无添加糖的原味酸奶,饭后1小时饮用50-100毫升,避免空腹食用刺激胃肠。

蒙脱石散能覆盖消化道黏膜,修复提高黏膜屏障防御功能。适用于病毒性或细菌性肠炎引起的腹泻,需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常见剂型有蒙脱石散剂和蒙脱石混悬液。
该药含有屎肠球菌和枯草杆菌,可直接补充肠道正常菌群。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肠道菌群失调,建议用温水冲服,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服。
含氯化钠、氯化钾等电解质成分,能预防和纠正脱水。适用于肠炎伴轻中度脱水患儿,家长需按说明书比例配制,少量多次喂服。
布拉氏酵母菌可抑制致病菌生长,调节肠道免疫反应。对轮状病毒肠炎效果较好,需避免与超过50℃的液体同服,以免影响活性。
通过抑制脑啡肽酶减少肠道水和电解质过度分泌。适用于急性水样腹泻,常见剂型为10毫克每袋的颗粒剂,每日总剂量不超过6袋。

小儿肠炎期间家长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尿量,出现持续发热、血便或嗜睡应立即就医。恢复期饮食应从流质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避免高糖高脂食物。注意餐具消毒和手部清洁,腹泻停止后继续补充益生菌1-2周以巩固疗效。未满周岁婴儿出现腹泻时,母乳喂养者应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改用无乳糖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