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过敏的症状主要有皮肤瘙痒、红肿、打喷嚏、流鼻涕、呼吸困难等,治疗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过敏通常由遗传、环境、食物、药物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皮肤瘙痒是过敏的常见症状,可能与接触花粉、尘螨、动物皮毛等过敏原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皮肤发红、起疹。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配合炉甘石洗剂外用缓解瘙痒。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
过敏可能引发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状,多与吸入性过敏原如霉菌、花粉相关。严重时可出现喘息或呼吸困难,需警惕过敏性哮喘。治疗可选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急性发作时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建议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减少室内过敏原。
食物过敏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常见于海鲜、坚果、乳制品等致敏食物摄入后。轻症可口服蒙脱石散缓解腹泻,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出现唇舌肿胀等血管性水肿时需立即就医,可能需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急救。
过敏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睑红肿、畏光流泪,多与花粉季或宠物接触相关。治疗可选用奥洛他定滴眼液、色甘酸钠滴眼液缓解症状,冷敷有助于减轻肿胀。日常避免揉眼,外出佩戴防护眼镜,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悬浮过敏原。
严重过敏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出现血压下降、意识模糊等全身症状,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送医抢救。此类情况常见于青霉素、蜂毒等速发型过敏。高风险人群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和免疫治疗。
过敏患者需建立详细的过敏原档案,避免已知致敏物接触。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益生菌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定期清洗床上用品,选择无添加剂的洗护产品。外出时做好防护,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建议每1-2年复查过敏原谱,根据病情变化调整防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