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颌的表现和症状

口腔科编辑 医心科普
276次浏览

关键词: #症状

反颌主要表现为下颌前突或上颌后缩,导致上下牙齿咬合异常,可分为牙性反颌与骨性反颌两类。典型症状包括下颌前突、地包天面容、咀嚼功能障碍、发音异常及颞下颌关节不适。

1、下颌前突

下颌前突是反颌最直观的表现,侧面观可见下颌明显突出于上颌,形成凹面型轮廓。牙性反颌患者可能仅表现为前牙反咬合,而骨性反颌多伴随下颌骨发育过度或上颌骨发育不足。长期未矫正可能导致面部不对称,建议通过正畸评估确定是否需要功能性矫治器或正颌手术干预。

2、地包天面容

地包天指下前牙覆盖上前牙的反常咬合状态,严重时上前牙完全被下前牙遮挡。此类患者常因面容异常产生心理压力,儿童期还可能影响颌骨发育。早期可使用活动矫治器如弗兰克尔矫治器纠正,成人需结合固定托槽或隐形矫治技术。

3、咀嚼功能障碍

反颌会导致磨牙区咬合接触面积减少,咀嚼效率下降30%-50%。患者可能出现单侧咀嚼习惯,进而引发颞下颌关节紊乱。建议调整饮食质地,避免过硬食物,正畸治疗中可配合咬合板改善功能。

4、发音异常

前牙反颌可能影响齿音(如"z"、"c"、"s")的发音清晰度,儿童患者可能出现构音障碍。语言训练联合正畸治疗可显著改善,骨性反颌患者术后需重新适应发音器官位置变化。

5、颞下颌关节不适

约40%反颌患者伴随关节弹响、疼痛或张口受限,这与异常咬合力分布有关。急性期可采用热敷、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长期需通过正畸重建正常咬合关系。严重病例需关节腔冲洗或关节镜手术。

反颌患者应避免长期前伸下颌的习惯动作,儿童需及时纠正咬铅笔、吮指等不良口腔习惯。日常建议选择软质食物减少关节负担,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骨性反颌患者术后需遵医嘱进行张口训练,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出现关节疼痛或咬合不适时应尽早就诊,避免继发牙周疾病或关节器质性病变。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