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龋齿治疗方法
口腔科编辑
医语暖心
关键词: #龋齿
口腔科编辑
医语暖心
关键词: #龋齿
老年性龋齿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充填修复、根管治疗、拔牙手术等方式治疗。老年性龋齿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唾液分泌减少、牙周疾病、全身性疾病、长期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牙齿变色、敏感疼痛、龋洞形成、牙龈肿胀、咀嚼困难等症状。

保持口腔清洁是基础措施,建议使用含氟牙膏每日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或间隙刷清理牙缝。减少高糖饮食摄入,避免碳酸饮料,适当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对于唾液分泌减少的老年人,可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龋齿。
氟化物治疗适用于早期釉质龋,常用氟化钠凝胶局部涂抹。对于牙本质敏感可使用脱敏牙膏如舒适达抗敏牙膏。存在牙龈炎症时可短期使用西吡氯铵含漱液。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甲硝唑片。药物治疗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长期使用。
对于已形成龋洞的牙齿,需去除腐质后选择合适材料充填。前牙区多采用复合树脂修复,后牙区可使用银汞合金或高强度树脂。大面积缺损需嵌体修复,严重缺损但牙根完好的牙齿可考虑全冠修复。修复体边缘密合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当龋坏波及牙髓时需进行根管治疗,彻底清除感染牙髓组织。治疗包括开髓引流、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等步骤,通常需要2-3次就诊。治疗后牙齿脆性增加,建议冠修复保护。对于复杂根管系统或钙化根管,可能需要显微根管治疗技术。
严重龋坏无法保留的残根残冠需手术拔除,合并急性炎症时需先控制感染再拔牙。全身状况较差者需评估手术风险。拔牙后1-3个月可考虑种植修复或活动义齿修复。骨质疏松患者拔牙后可能出现愈合延迟,需加强术后护理和营养支持。

老年性龋齿治疗需综合考虑口腔状况和全身健康,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口腔检查。日常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餐后及时漱口。控制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减少影响唾液分泌的药物使用。修复治疗后避免咬硬物,定期复查修复体状态。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异常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