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口腔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关键词: #牙周炎
口腔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炎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主要通过口腔检查、症状识别及专业干预实现。早期表现可能包括牙龈出血、红肿、口臭等,治疗方式涵盖洁治术、药物治疗、牙周手术等。

定期口腔检查是发现牙周炎的关键。牙医会使用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深度超过3毫米可能提示牙周袋形成。X光片可辅助判断牙槽骨吸收程度。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专业检查,吸烟者或糖尿病患者需缩短复查间隔。
早期牙周炎常表现为刷牙时牙龈出血、牙龈颜色暗红、质地松软。可能伴随持续性口臭或口腔异味,牙齿对冷热敏感度增加。部分患者会出现牙龈退缩导致牙根暴露,但此时疾病往往已进入进展期。
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是基础治疗手段。超声波洁牙机可清除牙结石和菌斑生物膜,手工刮治器能清理牙周袋内牙根面沉积物。严重者需分次完成全口治疗,术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通常1-2周缓解。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可局部注入牙周袋抑制细菌,醋酸氯己定含漱液帮助控制菌斑。对于伴有全身疾病者,可能短期联用甲硝唑片或多西环素胶囊。药物治疗需配合机械清创,单独使用效果有限。
翻瓣术适用于深牙周袋患者,通过翻开牙龈组织彻底清创。引导性组织再生术可促进牙槽骨修复,常配合胶原膜或骨粉使用。晚期病例可能需牙周夹板固定松动牙,极端情况下需拔除无法保留的患牙。

日常护理应选用软毛牙刷和牙缝刷清洁牙龈缘,配合含氟牙膏和牙线使用。戒烟可显著降低疾病进展风险,控制血糖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饮食注意减少精制糖摄入,增加维生素C和钙质补充。出现牙龈出血持续3天以上或牙齿松动时须及时复诊,避免延误导致不可逆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