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青少年牙周炎呢
口腔科编辑
医语暖心
口腔科编辑
医语暖心
青少年牙周炎是指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一种特殊类型牙周炎,主要表现为牙周组织破坏和牙齿松动。青少年牙周炎主要有家族遗传因素、口腔卫生不良、内分泌变化、免疫系统异常、局部刺激因素等原因引起。

部分青少年牙周炎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特定基因变异有关。这类患者往往在青春期早期就出现明显的牙周组织破坏。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牙周检查,早期发现异常可及时干预。临床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片、盐酸米诺环素胶囊、替硝唑片等。
青少年时期口腔清洁习惯尚未完全建立,牙菌斑堆积容易引发牙龈炎症。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发展为牙周炎。家长需督促孩子养成正确刷牙习惯,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牙缝。必要时可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控制菌斑。
青春期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加重牙龈对菌斑的反应,导致牙龈充血肿胀。这种情况多表现为牙龈增生出血,但若合并其他因素可能加速牙周破坏。建议青春期加强口腔护理,定期进行专业洁治。临床可能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片、罗红霉素分散片等药物。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可能增加青少年牙周炎发病风险。这类患者牙周破坏程度往往与全身状况相关。需要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进行牙周专业管理。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颗粒等。
牙齿排列不齐、不良修复体、咬合创伤等局部因素可能加重牙周组织损伤。正畸治疗期间尤其需要注意口腔卫生维护。对于已形成的牙周袋,可能需要进行龈下刮治等专业治疗。临床可能配合使用奥硝唑胶囊、螺旋霉素片等药物。

青少年牙周炎需要长期规范管理,除药物治疗外,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彻底清洁牙齿,避免过硬食物刺激牙龈。每3-6个月进行一次专业洁治和牙周检查,控制菌斑堆积。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导致不可逆的牙槽骨吸收。家长应重视孩子的口腔健康,帮助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