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预防肺结核疾病的措施是什么
传染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传染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有效预防肺结核疾病的措施主要有接种卡介苗、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及时就医诊断。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疫苗,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完成接种。该疫苗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降低感染后发病概率。未接种的青少年或高风险职业人群可在医生评估后补种。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等轻微反应,通常2-3周内自行消退。
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应减少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在医疗机构等高危环境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患者居住环境应定期开窗通风,每日至少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紫外线照射可有效杀灭悬浮菌株。
均衡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A/D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每日应保证鸡蛋、瘦肉、深色蔬菜等食物的摄入。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保证7-8小时睡眠,长期熬夜会导致免疫细胞活性下降。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肘部遮挡,使用后的纸巾需密封处理。餐前便后采用七步洗手法清洁,接触公共设施后避免触摸眼口鼻。居住环境保持干燥,湿度控制在40%-60%,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
持续咳嗽咳痰超过2周、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等症状出现时,需进行痰涂片检查和胸部X光筛查。确诊患者应严格完成6-8个月规范治疗,利福平片、异烟肼片、吡嗪酰胺片等药物联合使用可阻断传播链。密切接触者需接受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监测。

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长期过度疲劳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吸烟者应尽早戒烟,烟草中的焦油会破坏支气管纤毛防御功能。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高血糖环境易导致结核杆菌繁殖。学校、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应建立晨检制度,发现可疑症状立即隔离观察。出现体重持续下降、痰中带血等警示症状时,须在24小时内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