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的症状
传染科编辑
医普小新
传染科编辑
医普小新
肝炎的症状主要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黄疸、肝区疼痛等。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发热、皮肤瘙痒、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

肝炎患者早期常出现食欲减退,与肝脏代谢功能下降有关。肝脏参与消化酶的合成和胆汁分泌,肝功能受损时会影响食物消化吸收。患者可能对油腻食物产生厌恶感,伴随饭后腹胀。轻度症状可通过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缓解,严重需就医排查病毒性肝炎或酒精性肝炎。
肝炎引发的恶心呕吐多因肝脏解毒能力降低,导致血液中毒素积累刺激呕吐中枢。急性肝炎患者症状较明显,可能伴随低热和腹泻。长期饮酒者出现该症状需警惕酒精性肝炎,建议立即戒酒并检测肝功能。可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护肝药物。
乏力是肝炎典型症状,源于肝细胞损伤导致能量代谢障碍。患者表现为持续疲倦感,休息后难以缓解,严重时影响日常活动。慢性肝炎患者可能伴随肌肉酸痛和注意力不集中。建议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若合并蜘蛛痣或肝掌需排查肝硬化。

黄疸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因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病毒性肝炎患者黄疸程度与肝损伤正相关,可能伴随陶土色粪便和皮肤瘙痒。新生儿黄疸需与生理性黄疸鉴别,成人突发黄疸应检测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重度黄疸患者可使用茵栀黄颗粒联合熊去氧胆酸片治疗。
肝区隐痛或胀痛多因肝脏炎症导致被膜牵张,常见于急性肝炎发作期。疼痛位于右肋弓下,可能向右肩放射。脂肪肝患者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自身免疫性肝炎可能伴随关节痛。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可热敷缓解,需超声检查排除胆囊疾病。

肝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不少于7小时,避免熬夜加重肝脏负担。饮食选择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如鱼肉、豆制品,限制动物内脏和酒精摄入。出现症状持续加重或意识模糊等肝性脑病前兆时,须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肝功能指标和肝脏超声,慢性肝炎患者每3-6个月随访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