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对健康危害极大

传染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144次浏览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发病率高,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还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其造成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也较大,严重影响生产、工作和学习。

1988年春天上海市发生甲型肝炎暴发性大流行,仅4个月,累计发病人数达万人以上,死亡47例。预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08亿元,间接经济损失约为5.57亿元,共计10.65亿元。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不洁注射和包围产期母子垂直感染。根据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10%,约为1亿2千万人,其中1/4人最终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我国现有慢性肝炎患者1200万人,每年死于肝病患者约30万人,其中一半为肝癌。特别严重的是携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孕妇,其中约40%可以直接通过母子垂直传播感染婴儿。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约80%~90%可成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也就是说,每年约有80万~100万新生儿成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中一部分婴儿成年后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直接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和不洁注射等途径传播。由于目前对献血者尚未进行丙肝病毒(HCV)的筛选,故丙肝病毒引起输血后肝炎的发病率相当高。临床观察显示,急性丙型肝炎感染后约50%~70%为慢性,20%的人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肝癌发展速度比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者快。因此,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人的危害也很大。

丁型肝炎是基于乙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HDV)和乙型肝炎病毒经常混合感染。感染后容易变成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容易发展成重症肝炎,死亡率极高。

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甲型肝炎相同,国内发生了很多爆发性流行,特别是新疆南部地区的流行最严重。患戊型肝炎的孕妇病死率达到10%~20%,流产和死胎也很常见。

病毒性肝炎对人民健康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影响和危害极大,应积极防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