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患者在饮食上注意什么
传染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传染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慢性肝炎患者在饮食上需注意优质蛋白摄入、控制脂肪摄入、补充维生素、限制钠盐摄入、避免酒精及刺激性食物。慢性肝炎可能由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异常、长期饮酒等因素引起,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修复。

慢性肝炎患者应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豆腐等。蛋白质有助于肝细胞再生,但过量摄入可能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建议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优先选择易消化的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搭配。合并肝性脑病的患者需严格限制蛋白摄入,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
需减少动物脂肪和油炸食品摄入,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热量的25%。可适量选用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脂肪肝患者更需严格控制脂肪摄入,避免加重肝脏脂肪沉积。烹调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高温煎炸。
应保证充足的维生素摄入,特别是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E。新鲜蔬菜水果如西蓝花、猕猴桃、坚果等是良好来源。维生素缺乏可能影响肝脏解毒功能,但需避免过量补充脂溶性维生素。肝硬化患者可能需额外补充维生素K以改善凝血功能。

合并腹水或水肿的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钠食物。可选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但肾功能异常者慎用。烹调时可多用葱姜蒜等天然调味料替代盐分。
绝对禁酒,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避免辛辣调料、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霉变食物含黄曲霉毒素需严格杜绝。硬质粗糙食物可能诱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选择软烂易消化食物。

慢性肝炎患者需建立规律饮食习惯,少食多餐,每日4-6餐为宜。食物需充分煮熟,避免生食。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根据病情变化调整饮食方案。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膳食计划。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但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