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患者如何科学饮食
传染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传染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肝炎患者可通过适量摄入优质蛋白、控制脂肪摄入、补充维生素、限制钠盐摄入、避免酒精等方式科学饮食。肝炎患者的饮食调理需兼顾营养支持与肝脏保护,合理搭配食物有助于改善肝功能。

肝炎患者每日应摄入适量优质蛋白,如鸡蛋清、脱脂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有助于肝细胞修复,但过量可能增加肝脏代谢负担。急性期患者蛋白质摄入量需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5-1克,慢性期可逐步增加至1-1.5克。合并肝性脑病时需暂时限制蛋白摄入。
每日脂肪摄入量建议控制在40-50克,优先选择植物油和深海鱼油。需避免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油炸食品和反式脂肪酸也应严格限制。中链脂肪酸可作为脂肪补充来源,更易被肝炎患者吸收利用。
重点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C和维生素K,可通过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食物获取。维生素B族参与肝脏代谢,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维生素K可改善凝血功能。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合维生素片剂补充。

合并腹水或水肿患者需将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钠食物,烹饪时使用限盐勺定量。可适量使用葱姜蒜等天然香料替代部分食盐,既能满足口感又可减少钠摄入。
所有肝炎患者均应严格戒酒,包括啤酒、红酒等含酒精饮品。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加重肝炎病情,影响药物代谢。同时需避免含酒精的烹饪用酒、醪糟等食物,防止隐性酒精摄入。

肝炎患者除注意饮食结构外,建议采用少食多餐的进食方式,每日可分5-6餐进食。食物应充分烹煮至熟透,避免生冷刺激。可适量饮用菊花茶、枸杞茶等具有保肝作用的饮品。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根据病情变化调整饮食方案,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食谱。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配合适度运动促进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