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逆流有什么危害?

关键词: #食物
关键词: #食物
食物逆流可能引起食管黏膜损伤、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危害。食物逆流通常由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妊娠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胸痛等症状。
长期食物逆流会导致胃酸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可能引发反流性食管炎。胃酸中的盐酸和胃蛋白酶会腐蚀食管上皮细胞,造成黏膜充血、糜烂甚至溃疡。患者可能出现吞咽疼痛、胸骨后灼烧感,严重时可导致食管狭窄或巴雷特食管。治疗需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抑酸护胃药物,必要时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夜间平卧时逆流物可能误入气管,胃酸和食物残渣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并引发感染。患者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胸片可见肺部浸润影。老年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风险更高。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控制感染,配合氨溴索口服液化痰。预防需抬高床头30度,睡前3小时禁食。
反复呕吐和进食恐惧可导致热量及蛋白质摄入不足。患者可能出现体重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儿童会影响生长发育。需少量多餐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蒸蛋、鱼肉泥,必要时补充肠内营养粉剂。严重者需静脉输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胃酸长期接触牙釉质会导致牙齿脱矿,表现为牙本质敏感、龋齿增多。门牙舌侧面最易受损,可能伴随口臭。建议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餐后漱口,避免立即平卧。重度缺损需进行树脂填充或全冠修复。
胃酸刺激迷走神经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使哮喘患者症状恶化。表现为夜间咳嗽、喘息加剧,肺功能检查显示气道高反应性。除规范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控制哮喘外,需联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分泌。
日常应避免高脂、辛辣、酸性食物,戒烟限酒,餐后保持直立位1-2小时。肥胖者需减重,避免穿紧身衣物压迫腹部。睡眠时建议左侧卧位,使用楔形枕抬高上半身。若每周出现两次以上反流症状或伴随吞咽困难、体重骤降,需及时消化内科就诊进行胃镜或食管pH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