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疼痛时如何处理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急性肠胃炎疼痛可通过热敷腹部、补充电解质、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急性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用40℃左右的热水袋或暖宝宝敷于脐周,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减轻阵发性绞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婴幼儿及糖尿病患者慎用。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腹膜刺激征应立即停止。
口服补液盐散或自制糖盐水,按每公斤体重50-100毫升分次饮用。急性期可选用口服补液盐散,其葡萄糖与钠的比例符合肠道吸收机制。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或含糖饮料,以防刺激胃肠黏膜加重腹泻。
发作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流食,症状缓解后过渡到稀饭、面条等半流质。暂禁食牛奶、豆制品等产气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每日进食5-6次,单次食量不超过200毫升。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食品。

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消旋山莨菪碱片解除平滑肌痉挛。细菌性感染需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或头孢克肟分散片。切忌自行服用止泻药,可能抑制病原体排出。用药期间出现皮疹、呼吸困难需立即停药。
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或疼痛超过24小时未缓解,需急诊处理。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应警惕中毒性休克风险。就医时携带呕吐物或粪便样本,便于进行病原学检测。

恢复期保持餐具消毒,生熟食品分开处理,避免进食隔夜饭菜。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可适量饮用淡绿茶或焦米汤。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腹部保暖,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减轻胃肠压力。症状完全消失后,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帮助肠道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