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灸的穴位是什么
中医养生编辑
医普小能手
中医养生编辑
医普小能手
腰痛可通过艾灸肾俞穴、命门穴、腰阳关穴、委中穴、大肠俞穴等穴位缓解。腰痛可能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寒湿侵袭、肾虚、外伤等因素有关。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艾灸该穴位有助于温补肾阳,改善因肾虚引起的腰部冷痛、酸软无力。肾虚腰痛常伴随夜尿增多、耳鸣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调理。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艾灸此穴能壮阳固本,适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腰部畏寒、活动受限。长期久坐或过度劳累可能加重症状。建议配合热敷并避免提重物。
腰阳关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艾灸该穴可散寒除湿,缓解寒湿型腰痛,此类疼痛遇冷加重,热敷减轻。寒湿腰痛多与居住环境潮湿有关,需注意腰部保暖。

委中穴在腘窝横纹中点,属足太阳膀胱经,艾灸此处能疏通经络,对急性腰扭伤或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放射性疼痛有效。急性期可配合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药物。
大肠俞穴位于第四腰椎棘突旁开1.5寸,艾灸此穴可调理肠道气机,对久坐导致的腰肌僵硬和便秘相关腰痛有改善作用。日常可进行小燕飞等腰部锻炼增强肌肉力量。

艾灸治疗腰痛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避免烫伤。急性外伤或腰椎严重病变者应优先就医检查。日常注意保持正确坐姿,睡眠选择硬板床,避免单侧负重。适度进行游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腰背肌群稳定性。若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伴随下肢麻木、大小便异常,须及时排查椎管狭窄、肿瘤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