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怎么办

关键词: #呕吐
关键词: #呕吐
呕吐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服用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呕吐通常由饮食不当、胃肠炎、食物中毒、妊娠反应、脑部疾病等原因引起。
呕吐后需暂停进食4-6小时,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可少量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若无再次呕吐,可尝试进食米汤、藕粉等流质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24小时后逐渐过渡到稀饭、面条等半流质饮食。婴幼儿呕吐后家长需减少单次喂养量,增加喂养次数。
反复呕吐易导致脱水,可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III或自制糖盐水。每10-15分钟饮用5-10毫升,观察1小时无呕吐再增加饮用量。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症状时,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医。成人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
用40℃左右热水袋热敷上腹部15-20分钟,可缓解胃肠痉挛引起的呕吐。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婴幼儿需家长测试温度后使用。配合顺时针按摩脐周,力度以皮肤轻微发红为度。该方法适用于受凉或消化不良导致的呕吐。
细菌感染引起的呕吐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晕动症患者可选用茶苯海明片,妊娠呕吐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6片。切勿自行使用止吐药掩盖急腹症症状。
呕吐伴随持续腹痛、高热、意识障碍、呕血时需急诊处理。喷射性呕吐伴头痛可能提示颅内高压,婴幼儿出现前囟膨出需警惕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胃肠梗阻患者可能出现呕吐粪样物,需通过CT等检查明确病因。
呕吐后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记录呕吐物性状与次数。恢复期选择低脂低纤维饮食,如蒸蛋羹、苹果泥等。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电解质紊乱表现,如肌无力、心悸等。反复呕吐超过24小时或儿童出现嗜睡、眼窝凹陷等严重脱水体征时,必须立即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流感季节做好手部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