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效果和作用是什么?针灸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消化内科编辑 医点就懂
384次浏览

关键词: #针灸

针灸中医常用的治疗方式,效果非常好,可以调节经脉,发挥活络的作用,对胃病的治疗也有效果。肠胃功能紊乱,肌肉不通,抑郁会引起肠胃疾病。在使用针灸治疗的同时,还需要配合综合治疗,用中药烹饪,平时定期生活和饮食,有助于恢复。

针灸的效果和作用

1、可以治疗肾阴不足、肝阳亢进引起的眩晕。

2、可以治疗脾阳不足引起的慢性腹泻

3、可以帮助正气,除邪。

4、可疏通经络。

5、身体不适时,疾病通过身体经络反应,针灸有疏通经络的效果。如足三里穴,便秘时可用针灸通便,腹泻时足三里起到止泻的作用,是针灸对治疗疾病的双向选择。

针灸注意事项

1、过度饥饿、疲劳者不可进行针灸。

2、针进入皮肤时会产生疼痛感。

3、进行针刺操作时,患者应采用舒适自然的姿势。

4、针进入皮肤后感到疼痛应及时通知医生。

5、针灸留针时要闭上眼睛养活精神。

6、针孔皮肤应清洁。

7、针灸时可以使用烤灯,使穴位局部保持舒适的温暖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