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疝?
神经外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关键词: #脑疝
神经外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关键词: #脑疝
脑疝是指颅内压力异常增高导致脑组织移位并嵌入颅骨缝隙或硬脑膜间隙的危急病理状态,主要有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大脑镰下疝、蝶骨嵴疝、扣带回疝等类型。

小脑幕切迹疝是颞叶海马回经小脑幕裂隙向下移位所致。常见于硬膜外血肿或脑肿瘤患者,典型表现为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和意识障碍。需紧急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并行去骨瓣减压术。早期CT可见中脑受压变形。
枕骨大孔疝因小脑扁桃体下移压迫延髓生命中枢。多由后颅窝占位病变引发,特征性症状为突发呼吸骤停伴颈项强直。抢救需气管插管维持呼吸,同时实施脑室穿刺引流。核磁共振显示枕大池消失是重要诊断依据。
大脑镰下疝系扣带回经大脑镰下缘向对侧移位。常见于单侧大脑半球水肿,临床表现为对侧下肢轻瘫和排尿障碍。治疗需纠正原发病因,使用呋塞米注射液脱水,严重时需行半球切除术。脑血管造影可见大脑前动脉移位。

蝶骨嵴疝为额叶后下部经蝶骨嵴向中颅窝移位。多见于额叶挫裂伤患者,典型体征是同侧动眼神经麻痹伴精神症状。处理包括控制颅内压和营养神经治疗,必要时行前颅底减压。CT扫描可见侧脑室前角受压变形。
扣带回疝是大脑半球内侧结构向对侧移位的特殊类型。常继发于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可见意志力减退和情感淡漠。治疗需维持脑灌注压,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保护脑细胞,严重者需去骨瓣减压。功能磁共振显示默认网络连接异常。

脑疝患者应绝对卧床并保持头高30度体位,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监测每日出入水量,限制钠盐摄入在3克以内。康复期可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和肢体被动活动,定期复查头颅影像学评估脑组织复位情况。出现头痛呕吐等预警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