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和尿素高的原因
肾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关键词: #肌酐
肾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关键词: #肌酐
肌酐和尿素高可能与肾脏功能异常、脱水、高蛋白饮食、药物影响、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肌酐和尿素是反映肾脏功能的指标,升高通常提示肾脏排泄能力下降或体内代谢废物产生过多。
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等疾病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使肌酐和尿素无法有效排出体外。患者可能伴随水肿、乏力、尿量减少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控制血压、血糖的药物,如缬沙坦胶囊、盐酸二甲双胍片,严重时需进行透析治疗。
大量出汗、腹泻或饮水不足会导致血液浓缩,引起肌酐和尿素一过性升高。这种情况通常无其他异常症状,及时补充水分后指标可恢复正常。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运动后需增加补水。
短期内摄入过多肉类、蛋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会增加肌酐和尿素的生成量。调整饮食结构后指标多能自行回落。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按每公斤体重0.8-1克计算,优先选择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
部分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注射液、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可能造成肾小管损伤,导致指标升高。停药后肾功能通常可恢复,必要时需使用护肾药物如金水宝胶囊辅助治疗。
肾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会引起尿液排出受阻,导致肌酐和尿素滞留。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腰腹痛等症状。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或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治疗。
发现肌酐和尿素升高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盐饮食,定期监测血压。肾功能异常者需限制钾、磷含量高的食物,如香蕉、坚果等。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若指标持续升高或出现恶心、皮肤瘙痒等症状,须及时到肾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