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有哪些中药治疗

脂肪肝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丹参、山楂、泽泻、决明子、绞股蓝等中药辅助治疗。脂肪肝可能与肝郁脾虚、痰湿内阻、湿热蕴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胁肋胀痛、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
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适用于气滞血瘀型脂肪肝。丹参中的丹参酮可降低肝脏脂质沉积,减轻肝细胞炎症。常见剂型有丹参片、丹参滴丸、丹参注射液。需注意丹参不宜与抗凝药物同用,孕妇慎用。
山楂能消食化积、活血散瘀,对饮食积滞型脂肪肝伴有高血脂者较适宜。山楂中的黄酮类成分可调节脂代谢,减少肝脏脂肪堆积。常用剂型包括山楂精降脂片、山楂化滞丸。胃酸过多者应控制用量。
泽泻有利水渗湿功效,适合痰湿内阻型脂肪肝患者。其活性成分可抑制肝脏脂肪酸合成酶活性,降低甘油三酯水平。临床多用泽泻降脂胶囊、五苓散等复方制剂。长期使用需监测电解质平衡。
决明子可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对湿热型脂肪肝合并便秘者有益。所含蒽醌类物质能促进胆固醇排泄。常见剂型有决明降脂片、决明子茶。腹泻患者及孕妇应避免大量服用。
绞股蓝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降脂作用,适用于湿热蕴结型脂肪肝。绞股蓝总苷可调节脂蛋白代谢,减轻肝脏氧化应激。常用绞股蓝总苷片、复方绞股蓝胶囊。体质虚寒者需谨慎使用。
中药治疗需根据体质辨证选用,建议配合低脂饮食与有氧运动。每日保持30分钟快走或游泳,限制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摄入,增加西蓝花、燕麦等膳食纤维摄入。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超声,若出现黄疸、腹水等表现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