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高的原因
肾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肾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肌酐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主要有剧烈运动、饮水不足、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尿路梗阻等原因。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无氧运动可能导致肌肉代谢产物肌酸激酶释放增加,经非酶促反应生成肌酐。这种生理性升高通常为一过性,表现为运动后24小时内肌酐轻度上升,伴随肌肉酸痛。无须特殊治疗,充分休息后复查指标可恢复正常。
体液摄入不足会使肾小球滤过率代偿性降低,导致肌酐等代谢废物排泄减少。常见于高温作业、腹泻脱水等情况,可能伴随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至每日2000毫升以上改善,必要时可口服补液盐溶液。
肾缺血或肾毒性物质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急剧下降,肌酐在48小时内快速上升。常见诱因包括严重感染、药物过敏或造影剂使用,多伴随少尿、水肿。需立即停用肾毒性药物,临床常用复方α-酮酸片联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肾脏保护。

糖尿病肾病或高血压肾损害等慢性病变会引起肾功能进行性减退,肌酐呈持续性升高。早期可能无症状,进展期可出现夜尿增多、贫血。需控制原发病,常用药物包括尿毒清颗粒、海昆肾喜胶囊及药用炭片吸附毒素。
肾结石或前列腺增生等导致尿液排出受阻时,可引起梗阻性肾病使肌酐蓄积。典型表现为突发腰痛伴排尿困难,超声检查可见肾盂积水。需解除梗阻病因,必要时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或留置导尿管。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检测肾功能。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慎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指标,发现肌酐持续升高应及时至肾内科就诊,必要时需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