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扭伤肌肉疼痛怎么办?

小腿扭伤肌肉疼痛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小腿扭伤肌肉疼痛通常由运动损伤、肌肉拉伤、韧带损伤、血液循环障碍、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
发生小腿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患肢负重。可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减轻肿胀。建议使用弹性绷带或护具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但需注意松紧度适宜,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制动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严重者需延长至1周。
急性期48小时内应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可有效缓解疼痛和肿胀。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每次20-30分钟,每日2-3次,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局部可涂抹扶他林乳膏或辣椒碱软膏。肌肉痉挛者可配合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使用药物期间应注意胃肠道反应,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疼痛缓解后可进行超声波治疗、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超声波能促进组织修复,频率选择0.8-1.0MHz,强度0.5-1.0W/cm²。红外线照射距离30-50cm,每次15-20分钟。还可尝试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通过低频电流缓解疼痛。
疼痛减轻后应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初期可做踝泵运动和直腿抬高练习。恢复期增加小腿三头肌拉伸,站立位扶墙拉伸跟腱,每次保持15-30秒。后期可进行提踵训练,从双足过渡到单足,每组10-15次。训练强度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循序渐进。
小腿扭伤恢复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豆制品等,有助于肌肉修复。补充维生素C可促进结缔组织生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组织愈合。睡眠时可将患肢垫高,促进静脉回流。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不缓解,或出现明显肿胀、淤血、活动障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除骨折或严重软组织损伤。恢复运动时应做好热身,佩戴合适的护具,避免再次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