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45岁后易患骨质疏松?哪些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效果好?

骨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330次浏览

关键词: #女人 #骨质疏松

正常人的骨量通常在35岁时达到峰值。45岁以后,人体的骨量会开始缓慢下降。更年期前后,女性的骨量会有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更年期后五年内,女性骨量流失10%-15%,远快于男性骨量流失。因此,45岁以后的女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这些现象可能是骨质疏松

1、关节、脊柱疼痛:首先,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隐藏的疾病,骨质疏松症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些人如果骨质疏松症进展迅速,就会出现关节疼痛或持续的脊柱疼痛。

2.身长缩短和驼背:骨质疏松症可能会使人身高变短,弯腰驼背。40岁以后,成年人的身高每增加10岁就会下降1厘米,60岁以后,身高平均每10年缩短3-5厘米。这些现象大多是骨质疏松症引起的。

3.骨折:骨质疏松症会增加骨折的发生率。许多人在骨折后去医院检查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怎样治疗?

1.药物治疗。目前,双磷酸盐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最佳药物,包括口服药物或注射药物。具体应用需要就医判断。药物治疗通常持续3-5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耐心和定期用药。

2.补钙。正常人体每天的钙摄入量为600-800mg。钙流失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钙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可以通过补充钙来缓解骨质疏松症。然而,许多更年期妇女的骨质疏松症是由更年期雌激素流失引起的。此时,补钙效果不明显

3.适当的运动。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测量骨密度的前提下,建议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减缓骨钙的流失。运动应选择一些负重运动,如举重。到了一定年龄,你可以选择一些稍微放松的运动。中老年妇女在关节状况良好时可以爬坡。运动必须适当,不能剧烈。小心骨折。

患骨质疏松症会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患者也会感到疼痛。如果不幸的是,骨折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健康。因此,预防骨质疏松症应从青春期开始。年轻时要注意饮食营养的搭配,多吃钙磷含量高的食物,多晒太阳,少接触烟、酒、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绝经后,妇女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根据结果,如果有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应尽快预防和控制。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